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要建设成的“两区”,除了首都科技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之外,还包括政府公共服务与政策创新实验区,这反映了它的另一层职能
受经济危机影响,2008年北京市海淀区高新技术企业相关工业出现负增长,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从未有过的情况。今年第一季度依然下跌,负增长率20%,企业亏损达到56%。这组数据是北京市海淀区常务副区长杨志强近期透露的。海淀工业公司面临的现实情况严峻,主要体现为订单一下子就下降、企业资金紧张、企业各种费用上升。为此,海淀区出台了66条帮扶企业的措施,通过政府采购支持、媒体宣传、举行产品展示展销会和帮企业解决企业融资难等措施,帮企业度过金融危机。
实际上,海淀区一直以“服务型政府”定位,将服务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借助政府公共服务与政策创新实验区的建设,海淀区将全方面提升核心区科技服务水平。5月8日,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新版政府网站开通,这是海淀园管委会在了解客户服务需求、依托园区各项政策、整合区内各类资源的基础上,全力打造的新版门户网站,目的是为公司可以提供高效便捷的在线服务。这是日前海淀区为加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综合服务水平的具体举措之一。
4月1日,海淀园新版网站开始试运行,5月8日正式开通运行。据悉,新版网站明确把全方面提高在线服务水平作为网站建设的重点。海淀区区长助理、海淀园管委会副主任傅首清说:“新版网站有三大特色和重要内容:细化园区政策发布与解读、企业办事中心、中关村品牌建设之窗。”从这3项内容,可以明显反映出海淀园新版网站的设计不同于传统政府网站通知公告、信息发布等一般性功能,将服务企业作为根本点,旨在为公司可以提供高效便捷的在线服务。
细化园区政策发布与解读是园区信息公开板块中的一个部分,设置了政策发布、政策解读、政策按需打包、企业按需找政策、政策问题等子栏目,能够较为全面地实现上情下达,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企业全面仔细地了解政策的通道问题。
企业办事中心是企业业务事项在线办理的重要通道。通过这一通道,公司能够在电脑前轻轻松松完成协同事项、项目申报、企业变更、网上报表、政府扶持资金5个部分共36项在线办理事项。
与此同时建立的企业事务呼叫中心,是海淀区政府为服务区内企业设立的全区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和信息沟通桥梁,中心的服务宗旨是:面向公司可以提供方便、统一、快捷、有效的信息服务;协助全区各相关委办局为公司可以提供信息咨询,提高各委办局的客户服务和办事效率。该呼叫中心是海淀区创新性的服务举措,是一个能够收集企业需求与建议,为公司可以提供一对一需求解决的服务方式。
中关村品牌建设之窗是为公司可以提供网上宣传、建设企业品牌的重要阵地。目前,共为430余家公司进行了信息发布。据了解,按照计划,企业的信息将通过给企业分配内容管理权限,由企业自行维护信息的手段完善中关村品牌建设之窗内容。
目前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新版网站通过近一个月的试运行,每天都网民访问量近5000次,内容的更新总共为4664条,回答网民提问近20次,已经实现了提高在线客户服务水平作为网站建设的重点和把握客户服务需求,规划建设贴近企业的网站服务内容的重要目的。
5月8日,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与海淀区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举办的“全方面提升核心区科技服务水平 大力推进示范区自主创新建设”的发布会上,还同时宣布了中关村自主创新品牌建设联盟的成立。中关村自主创新品牌建设联盟是由中关村科技园海淀园管委会负责,由央视网、搜狐网、新浪网、腾讯网、中关村在线、太平洋电脑网、天极网和至顶网等园区内国内知名网络媒体及北京中海纪元数字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起成立的宣传机构。建立联盟的目的是,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在中关村海淀园范围内形成具有自主创新品牌的媒体宣传链,在推动媒体宣传整体前进的同时推动海淀园地自身发展,带来宣传的聚集显影,使中关村海淀园的传媒产业再上一个层次。
联盟为成员单位提供资源共享的交流平台,整合行业相关力量实现资源资政、优势互补、让单一传媒单位与整个行业共进,最终实现建设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做优做强海淀园的目标。
海淀园国际合作与品牌建设处处长张秀英说,联盟的主要宗旨是营造创新的文化和氛围。据海淀园管委会综合办公室副主任胡岩介绍,海淀园自主创新品牌联盟的成立,象征着海淀园为客户服务上升了新的层次,为打造中关村企业核心品牌,提升公司竞争能力,服务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发展的策略以及实现做优做强海淀园的总体目标,具有重大的意义。
“我们4月20日申请创新企业,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消息?”针对企业的问题,海淀园产业高质量发展处处长孟涵说:“你可以直接来找我。”
因为从4月20日海淀区创新公司开始申报,27日就有第一批企业领取了证书。现在园区内已有1000多家企业获得了创新企业的资格。创新企业是海淀区针对辖区内未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的企业所采取的认定办法,通过区财政返还10%的税收差额的办法,来鼓励企业创新,同时鼓励企业向国家标准靠近。而创新企业资格是海淀高新技术企业享受“1+20”政策扶持的基础要求。孟涵说,原则上规定在5个工作日内给通过认证的企业发证,对于个别企业的特殊问题,他表示会予以直接解决。
为了帮企业应对经济危机,海淀区更一改政府相关优惠政策申报工作集中办理、逾期不予受理的原则,采取动态申请措施,未能集中申报的企业可按个案申报。
作为海淀园的有关领导,这样的回答即充足表现了政府的服务意识。在中关村发展之初成长起来的科技公司中,无不认为当时企业乃至中关村的发展要给政府记一功。是政府服务企业的意识与实际行动,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创造的良好的环境。今天的海淀,虽然面对的是数以万计的庞大企业群,但是,重点企业、一对一服务等各项措施,以及新版网站按需找政策、企业事务呼叫中心等板块,都是将服务做细做好的具体举措。
高举服务的旗帜,海淀区在帮企业应对金融危机,鼓励企业创新等方面将会在未来给予更多、更好、更个性化的服务与支持。“小政府 大服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海淀实践的方向及结果。